最新消息:
会员账号:
会员密码:
会员服务
客服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 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> 首页 > 行业新闻  
5G发牌两周年:成绩显著,未来可期
[发布日期:2021-06-09  点击次数:6756]

中国5G发展成绩显著


  如今,我国5G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,在商用进程上引领全球5G发展。


  在网络建设方面,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,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81.9万个,占全球70%以上,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。同时,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。


  在5G终端方面,5G手机出货量持续增长。截至4月,国内上市5G手机337款,累计出货量近3亿部。其中,2021年1月至4月,中国市场5G手机出货量9126.7万部,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2.7%。不仅如此,为推进5G独立组网规模化应用,自2021年5月17日起,新进网的5G终端将默认开启5G独立组网功能。


  在用户发展方面,截至4月末,5G 手机终端连接数达 3.1 亿户,比上年末净增 1.11 亿户。


  在应用业务方面,5G对中国消费者用户的影响已悄然发生,流畅体验促进5G用户在移动视频、社交等领域深度使用,月人均使用时长分别达3255分钟、3186分钟,较4G用户增长16%以上。如今,短视频已经成为是5G的TOP1应用, 5G网络下高分辨率长视频下行流量占比更高,1080p及以上视频流量占比达29.3%。同时,直播开始从PC走向手机,移动端成为全民直播主要场景。


依托5G网络平台进行体验升级和应用创新


  任何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商用伊始,能否取得商业成功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,当前我国5G发展已进入“无人区”,技术、产业、应用方面国际上均无成熟经验可借鉴,在思考以体验为基础的5G网络变现策略之时,通信业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,这一策略的成功必须依赖于5G网络确实可为用户提供无可比拟的优质体验,这就对运营商的5G网络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。只有当5G网络确实具有明显高于4G网络的性能优势之时,以体验为基础的变现策略才能行之有效。发牌2年来,通信业正携手各界正依托运营商5G网络平台进行体验升级和应用创新。


  就在不久前,北京联通开创性提出5G网络评价指标体系,即占得上、保持稳、体验优和信号好四大类12项指标,为我们下一步建设5G网络提供了很好的衡量标准。同时其打造的卓越5G网络,由于具备高速下行速率特性,已经把传统的手机端游戏升级为了云游戏生态模式。


  还有,从淘宝村到拉面哥,越来越多的5G手机直播不仅需要良好的5G网络覆盖,而且对于5G端网并举与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
  相比NSA模式,5G终端在SA模式下具有数据传输速率更高、更稳以及时延更短这三大优势。我国最大的SA网络和5G终端全面支持SA模式,将使得5G应用创新者更能贴合网络特点发现更多的应用场景,开发出更丰富更优质的5G融合应用,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信息化消费需求以及行业应用需求。


  不难看出,基于我国先进的5G网络和发达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,我国运营商有望在5G商业模式方面做出更多有益探索,引领全球运营商的业务模式创新。


5G网络建设应坚持适度超前原则


  从先因后果的顺序来看,为了给5G应用创新繁荣提供高质量信息基础设施支撑,5G网络建设仍需坚持适度超前原则。

 

  首先,适度超前的5G网络建设是应用发展的基础,也是应用创新的重要支撑。从网络和应用的关系来看,网络建设适度超前是公共基础设施的普遍特点。一方面,“适度”是指尊重5G技术产品与网络成熟的客观规律。我国是第一批商用5G的国家,既要通过网络建设带动5G技术产业成熟,也要根据技术产业成熟度把握好5G网络发展节奏。另一方面,“超前”是指网络建设是应用发展的基础,优质的网络是商用成功的关键,因此在推动网络发展的实践中,我国确立了“宁可路等车,不能让车等路”的适度超前原则。3G时代的微博、4G时代的短视频等“杀手级”应用大都出现在网络商用后的2至3年,当时网络覆盖已相对完善,为应用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当前,为保持网络领先优势,有必要继续保持适度超前的5G网络建设节奏,扩大网络覆盖范围,提升网络供给能力。


  其次,从覆盖范围看,广域覆盖对5G可持续发展和用户感知提升极其重要。移动通信网络建设,都是先进行普遍广度覆盖,再深度覆盖优化,不断提升网络覆盖水平,5G也不例外。5G个人用户服务需要广域覆盖的网络,支撑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应用,同样需要广覆盖、质量良好的5G网络。


  所以,当我们站在两周年的节点思考5G未来的时候,不妨回到通信行业最基本的商业准则上来——网络好,用户体验好,各种应用越来越多,然后产业收益增加,如此正向循环。当前我国5G网络仍在建设初期,距离完美有效支撑2C2B应用的需求还有不少距离,所以我们今后需要继续加大5G创新技术的攻关,继续推动5G网络向市县、重点乡镇的延伸,做好更广更优的覆盖,同时加大5G终端开发上市速度,加快应用的开发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离5G的商业成功越来越近。

来源:人民邮电报

关于本站 | 广告服务 | 会员服务 | 会员投稿 | 资料介绍 | 联系我们 | 百度 | 谷歌 | 设为首页 | 收藏本站
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 版权所有 蜀ICP备09013262号
地址:四川绵阳市105信箱(绵阳市高新区滨河北路西段268号) 邮编:621000 电话:0816-2868138 0816-2868139
技术支持:绵州网络 [后台管理]